一團普通毛線的價值是個位數,但經過阿霞(化名)的巧手鉤織,毛線擁有了眾多打開方式,鉤織成玩偶、花朵、擺件等裝飾品,附加值可以提升數十倍。10月14日,在湖南省益陽市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阿霞正在鉤織毛線玩偶,兩天的時間可以鉤織完一只手掌大小的小兔子玩偶。
指導老師手把手教阿霞(右)制作手工藝品。劉美玲攝
今年38歲的阿霞存在言語、聽力、智力多重障礙,但她鉤織的玩偶工藝精美、栩栩如生。7年前,阿霞到益陽市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美麗工坊”學習鉤織技藝,因沒有上過學、不會寫字,連她的父母也不相信零基礎的阿霞可以學會鉤織。
為讓阿霞掌握一技之長,益陽市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請手語老師教阿霞手語,因阿霞有認知障礙,看不懂設計圖紙和針法,指導老師不斷拆解工序,不厭其煩演示鉤織技巧。經過日復一日的練習,阿霞已掌握十余種毛線工藝品的鉤織方法,因擅長鉤織小兔子,同事都喜歡叫她“兔子王”。
“阿霞的觀察能力很強,只要看到成品就能復刻出同款,雖然大小不一,但這也是她的天賦。”益陽市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就業輔導員周妹說,如今阿霞月收入穩定在2000元左右。阿霞80多歲的父親聶仁孝也常感慨:“30歲以前,阿霞一直待在家里,我從沒想過她能賺到錢,她現在反過來可以給我們養老,這是我們以前根本不敢想的!”
“美麗工坊”成員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藝品。劉美玲攝
殘疾婦女是生活困難的弱勢群體,就業狀況低于殘疾人和婦女總體就業水平。為讓殘疾婦女生活得更加體面、更有尊嚴,益陽市殘疾人聯合會和市婦女聯合會于2022年11月在市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啟動了“美麗工坊”項目,通過開發就業崗位、培訓賦能、幫扶自主創業,幫助殘疾婦女和就業困難婦女開辟就業渠道。
因手工制作業投資少、就業形式靈活、增收見效快,“美麗工坊”以手工藝品制作破題,將鉤針編織、湘繡、竹編、木雕等非遺技藝與地域文化特色相結合,研發了一系列富有創意的文創產品,成功注冊“豆娘飾品”品牌。
“美麗工坊”成員制作的手工藝品。劉美玲攝
“美麗工坊”還與長沙理工大學、湖南工藝美院等高校建立穩定合作關系,通過線上線下培訓,培養了300余名心靈手巧的殘疾婦女,“茶子花開”手工鉤編微鉤、“西蘭卡普”刺繡系列產品多次在省級賽事中獲獎。
益陽美麗工坊掛牌以來,已在各縣市區開設分站點8個,免費培訓2000余人次,幫助殘疾婦女及其家屬、就業困難婦女等1200余人實現靈活就業,產品遠銷加拿大、美國等國家,多個單品暢銷全國各地。近日,益陽“美麗工坊”還接到了北京“美麗工坊”的橄欖枝,將為其制作一批手工藝品,通過訂單式培訓開展長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