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銀萍(左)在培訓弟子。(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何銀萍,北京市政協委員、海淀區政協常委,海淀區婦聯副主席(兼),海淀區女企業家協會會長,何氏浩生(北京)國際中醫藥科學研究院院長,非遺“何氏通絡開結術”代表性傳承人。
一踏入北京軒轅國醫堂暨何銀萍委員工作站大堂,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的醫館。飛檐翹角,斗拱精致,每一處都透露出濃厚的古典韻味。大堂內,紅木家具擺放得井井有條,古典屏風上的山水畫更增添了幾分雅致。墻面上的中醫典籍展示墻,仿佛一本本厚重的歷史書卷,讓人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然而,在這古樸的環境中,卻隱藏著現代科技智能的治療手段。在診室內,一位患者將手心的勞宮穴對準檢測儀的磁波感應區,系統迅速讀取其全身經絡信息并傳輸到電腦中。分析病情后,何銀萍開始動手在患者肩頸部尋找筋結。
這次采訪以拉家常的方式開始了。“心跳得不行,手都要抖,但不能被患者看到啊,還得強作鎮定。”回憶起第一次為患者疏通經絡的經歷,何銀萍一邊說著,一邊熟練地運用拍、撥、點、刮、推、揉等正肌療法打開導致患者疼痛的筋結,仔細看去,她的手背上青筋暴出,骨節分明,從指頭到掌心布滿了老繭。“看,現在淤堵的‘結’散開了。這些結節就像馬路上的石頭,通絡開結即運用手法技術疏通身體經絡的瘀結,把‘石頭’搬走,從而使氣血運行暢通;加之人體擁有自愈能力,疼痛自然就解除了。”
2017年,“何氏通絡開結術”被確立為北京市海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說起這份榮譽,何銀萍連連向記者擺手,笑得很謙虛,“都是靠老祖宗吃飯。”
在何銀萍看來,這份榮譽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如何打破外界對中醫非遺的誤解,如何讓這份技藝傳承下去。
■一邊是傳承,一邊是求新
用何銀萍自己的話說,走上中醫之路,是“自然而然”。
“學習中醫是幼承家訓,耳濡目染。我父親腿部有舊傷,他的身體就像天氣預報一樣,每到陰天下雨全身疼痛,甚至病痛難忍時要撞墻緩解。那‘咚咚’的撞墻聲像在敲擊我的心,那時我用并不成熟的手法為他按捏腿部,他總告訴我‘好多了’,現在想來更多的是父親的精神慰藉和對女兒的安慰。”那時何銀萍就想,要學好這門技術,不光是為父親,也要為更多患者減輕痛苦。
尚在年少之際,何銀萍便泡在中醫典籍里,捧著一本《黃帝內經》研讀。16歲時,她已能跟隨出診。
“作為年輕的醫術傳承人,會不會受到質疑和不信任?怎么辦?”
“肯定會呀,那太多了,剛開始失落,急著證明自己,后來就一笑而過了。”
何銀萍到現在還記得,“20多歲時,在河北看到一位走路一瘸一拐的先生,我當時就跑去問他,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有沒有治療過。”她陡然來了興致,“人家都以為我是騙子,我還一直追著要給人家看,我也不收錢,就想著能給他看好。現在想想,那時候是學得‘癡’了。”
這樣純粹的癡迷和熱愛,也催生出了何銀萍對中醫近乎虔誠的態度。獨立行醫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何銀萍都在思考,如何將何氏祖傳技藝與傳統中醫和現代醫學相結合。
“把古老的中醫與現代科技結合,賦予其新的價值,是我作為傳承人的任務。2017年9月,我帶領團隊跟海淀區的高科技團隊合作,讓傳統的中醫技術插上高科技的翅膀——現在我們的艾灸和拔罐都有了輔助的高科技儀器‘何氏易筋通經脈儀’。”
何銀萍不假思索地說出研制高科技輔助儀器的時間,這是她將中醫和科技結合的開始,也是她奔赴“下半生使命”的“上山”。
“這種創新罐療八爪儀器工作機理和傳統罐療一樣,但可以一次同時定位8個穴位,包括大椎穴、天宗穴(雙穴)、至陽穴等,使用這套新設備可以在短短10分鐘內全部打通后背的5條經絡,同時放射到兩條膽經,達到‘5+2’的效果。”何銀萍說,新的結合讓醫生的工作效率和治療效果提升,這也是中醫現代化的一種探索。
家族傳承至何銀萍這里,已是第六代了。對于新的一代,何銀萍也在思考如何以新形式傳遞新的健康生活理念。
“守正是基礎,創新是關鍵。中醫藥文化具有創新的潛質,一方面要通過科研讓傳統中醫插上科技的翅膀,另一方面還要注重挖掘中醫藥文化的年輕群體潛力。”何銀萍說。
這樣的思考也是何銀萍履職盡責的一個縮影。自從成為政協委員以來,她始終圍繞中醫藥創新傳承發展問題,一以貫之、持續深入地提交相關提案。在此期間,她鍥而不舍地為中醫藥非遺傳承“發聲”。如何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如何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承中醫……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她的腦海中。
作為一名“老政協”,多年來,何銀萍努力尋找本職工作與發揮政協界別優勢和履行委員職責間的平衡點。“國醫堂就是我在本職與履職之間的結合點。隨著接診患者的增多,我發現,許多年輕人逐步加入到‘跟著中醫博主學養生’‘視頻打卡跟練八段錦’等活動中,對中醫養生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今年北京市兩會上,何銀萍“有備而來”,在提案中她建議進一步研究青年群體的身體狀況與中醫藥的結合點、興趣點,通過青年力量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中醫藥及中醫藥文化;適度鼓勵和支持中醫藥與其他行業優勢互補、跨圈發展。
■當好非遺傳承“守藝人”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對何銀萍來說,傳承弘揚“何氏通絡開結術”就是自己的責任。“何氏技藝雖然是祖先傳下來的,但這門技藝屬于中國,更屬于中國人民。我有責任更有使命把這門技藝傳承好發揚好,變家傳為國寶。我希望培養更多的實用人才,幫助到更多病患,不僅普濟中國,更能廣濟世界。”不同場合,何銀萍都發出過這樣的愿景。
平時和藹可親的何銀萍,教起徒弟來卻一絲不茍。“培訓他們,要在我的后背上‘考試’,全套手法在我后背上操作一遍,合格了,才能出師。”她說,這樣可以感受到手法有哪些問題,及時進行調整。弟子們手勁不一,考完試,何銀萍的后背常常破皮紅腫,只能趴著睡覺。
在傳授技藝中,何銀萍說,師傅最強調的一點是“德為先,術為本”。“有個患者之前問我說,一次性幫病人開‘結’劃算嗎,如果分成5次,不是可以多收5次的錢嗎?我回答他,我要把5次解決的問題變成3次,把3次變成1次,甚至通過1次治療將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改變。”
師傅是這樣教何銀萍的,何銀萍也是這樣教徒弟的。她總是告誡弟子們,“產品、技術再好,也只是做到了1%,還有99%在于從業者的德行。”
作為北京市政協非遺傳承委員工作室召集人,如何讓中醫非遺技藝“飛入尋常百姓家”,更是何銀萍念茲在茲的“心頭事”。
義診腳步遍及黔西南、新疆和田、內蒙古、河北等偏遠地區,組織帶領巾幗志愿者服務團隊開展“公益科普”“科普公益小課堂”“科普公益行”等線上線下活動1600余場……“一直在路上”,是何銀萍履職盡責的真實寫照,也是她瞄準委員履職“服務為民”的著力點,發揮政協委員價值作用的使命擔當。“在我看來,這些活動能夠幫助更多患者和群眾提高健康認識,使公眾更多地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更能實實在在地為群眾做點事。”
“之后的計劃嘛,還是要再多培養些學生,多治療些患者。”何銀萍清瘦的雙手在推揉點穴間,格外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