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人工聽覺腦干植入系統”8日完成成果轉化簽約。 奚榮佩 攝
中國醫學專家研發的“國產人工聽覺腦干植入系統”8日完成成果轉化簽約,該成果以專利技術許可的方式進行轉讓。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吳皓教授團隊成功研制國產中樞人工聽覺重建裝置意味著,未來眾多無法通過人工耳蝸重建聽力的耳聾患者不再依賴進口產品,便可重獲“新聲”。據了解,目前,全球僅澳大利亞和奧地利有二款同類裝置。國產裝置價格大大低于進口裝置。
據介紹,先天性耳聾是最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發病率為1‰-3‰,其中有1/3是重度的聽力下降,需要進行人工聽覺重建。自2001年中國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項目以來,大多數重度先天性耳聾患者通過植入人工耳蝸獲得聽覺和言語康復。但仍有不少患兒由于有嚴重耳蝸或聽神經發育異常,無法植入人工耳蝸,依然生活在無聲世界。
吳皓認為,“人工聽覺腦干植入系統”的不斷進步將推動腦科學和腦機接口技術發展。 奚榮佩攝
吳皓教授當日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聽覺腦干植入技術(ABI)的開展,有效地解決了這一世界性難題。據悉,聽覺腦干植入技術是通過刺激聽覺通路的更上級神經元來產生聽覺,但由于植入靶點位于腦干耳蝸核處,毗鄰眾多重要血管神經,手術空間狹窄,手術技術難度極大,且費用昂貴。國際上僅有少數中心有能力開展該技術。
據吳皓教授介紹:“聽覺腦干植入是解決先天性耳聾的最后一公里,屬于侵入性腦機接口技術,傳統的侵入性腦機接口技術主要集中在運動神經系統,該項研究則針對特殊的聽覺感受中樞,具有復雜的頻率和強度編碼,能產生有意義的聽覺和言語。”
采訪中他告訴記者,未來,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和柔性電極的發展,聽覺中樞植入將取得更多的突破性進展,臨床效果也會越來越好。人類將徹底告別聾啞殘疾。
在3*5.5mm柔性材料上密布著16個用以刺激耳蝸核的聽覺神經元。 奚榮佩攝
記者看到,在3*5.5mm柔性材料上密布著16個用以刺激耳蝸核的聽覺神經元。該柔性材料會被植入耳蝸核,另一端則被裝在顱骨上。吳皓介紹,前期在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實驗研究已證實,該聽覺腦干植入系統具有良好的聽覺電生理性能和組織兼容性,能夠滿足臨床需求。
在研發中,醫工研發團隊共同攻克了多個技術“瓶頸”,包括確定了符合腦干耳蝸核結構特征的16導電極陣列結構;通過術中聽覺誘發電位記錄實現耳蝸核精準定位;根據耳蝸核神經結構特性優化電信號刺激策略,整體提升腦機接口性能等。吳皓認為,“人工聽覺腦干植入系統”的不斷進步將推動腦科學和腦機接口技術發展。他說,未來,其團隊會探索把人工智能技術、耳蝸核相關神經元定位,柔性電極等融入人工聽覺腦干植入技術。
據了解,吳皓教授團隊曾率先在中國內地為一例先天性耳聾患兒實施人工聽覺腦干植入,成功解決了術中耳蝸核精準定位和有效腦機接口問題。迄今該團隊已完成34例手術,術后患兒均產生了有效的聽覺和言語識別能力,6~8月后,患兒開始出現語言交流能力。吳皓直言,對先天性耳聾患者,越早干預效果越好。
上海九院黨委書記郭蓮表示,該院是上海市衛生系統知識產權示范單位和專利工作示范單位。通過完善交叉平臺與體系,從實驗室科研成果的產生到知識產權保護,再到概念驗證和轉化應用,醫院將加強醫研企多方協作,共同推進技術轉移的進程。據統計,自2018年至今,該院已成功轉化46個創新成果。
郭蓮希望簽約成果轉化的企業方后續盡全力快速完成產品產業化進程,盡快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