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瑩是深圳雨燕殘疾人關愛事業發展中心的負責人,小時候因小兒麻痹導致腿部殘疾,只能通過輪椅行動。在這樣的條件下,她卻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幫助了2700多名殘障者解決就業難題。雖然坐著輪椅,張瑩瑩卻“走”出了一條陽光大道。
破繭成蝶,帶著夢想南下
對于幼小的張瑩瑩來說,她從不覺得自己是“特殊”的。即使身體殘疾造成生活多有不便,但她仍然覺得自己很幸運,一直有疼愛她的家人和友善的朋友們,這使她自小就養成了樂觀的性格。高考結束后,張瑩瑩選擇到氣候溫暖的南方讀書。大學期間,同學們的細心照顧讓她感動不已,“當時學校沒有無障礙設施,同學們就背著我上下樓,一到冬天或者下雨天,幾個同學小心翼翼地圍著走,生怕我摔著了。”
2011年,剛大學畢業的張瑩瑩,懷揣著夢想來到深圳,從小有腿疾的她,對于環境格外敏感。“我一下飛機,就有很多志愿者過來幫我,當時我拄著個拐棍,還拖著個行李箱,一路都有志愿者護送我上下公交。”張瑩瑩說,在她踏上深圳這片土地,在一路都有志愿者幫助的那一刻起,她就決定留在深圳。
在深圳工作了幾年后,張瑩瑩順利申請到了公租房,入住后,她發現周圍從其他區搬來的殘障鄰居,因距離工作地點太遠而離職,一時找不到新工作的時候,她便積極地幫他們介紹工作。“我是個從陰影中走出來的人,更了解殘障者的不易,所以這些年我一直都在幫助他們。”隨著對殘友們的深入了解,從小就被周圍人溫柔相待的張瑩瑩,決定用實際行動回報這個社會,去幫助更多的殘障人士。
心懷感恩,成立殘疾人幫扶機構
2016年,張瑩瑩開始創業,她和5個朋友一起籌建了“深圳雨燕殘疾人關愛事業發展中心”,他們為機構取名為“雨燕”,這是飛翔速度很快的一種鳥,希望殘友們能不被身體所限制,能“飛翔”起來,勇敢追夢。“雨燕”為殘障者提供心理輔導、就業培訓等服務,在崗員工九成以上是殘障人士或殘障兒童的家屬。
然而,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在創業之初,張瑩瑩租用寫字樓作為辦公場地,房租水電常規支出月逾四千,有時候一個助殘項目的單次投入就需要數萬開支,前期向愛心企業“拉贊助”的費用很快告罄,張瑩瑩只能自掏腰包貼補,幾乎是入不敷出。幸運的是,民治街道了解情況后及時提供援助,幫忙協調場地,指導機構運營項目。2018年,龍華區民政局、民治街道成立“IC愛創空間”,作為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雨燕”順利入駐,并負責IC愛創空間的管理工作。
“殘障者一般都缺乏自信,很難融入社會,我希望‘雨燕’成為一個能讓更多殘障者自信走出家門的平臺。”張瑩瑩回憶道,曾經有位姑娘小唐(化名),她的父親聽力殘疾、奶奶肢體殘疾,自己因車禍致殘,需要帶著尿袋生活,幾年時間里,她都把自己關在家里,不愿與人溝通。張瑩瑩了解情況后,帶著小唐走出家門,參加社區活動,讓她感受到殘障者積極向上的一面。后來,小唐在“雨燕”接受了半年的就業培訓,就找到了一份物業公司的工作。張瑩瑩說,“這幾年,我眼看著她一點點的蛻變,打心里替她感到高興。”
目前,“雨燕”為殘障者提供包括化妝師、講師、程序員、話務員等10余種崗位培訓。四年時間里,在張瑩瑩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幫助了2700多位重度殘障者重新就業,并有了穩定的收入。殘友們不僅能養活自己,還能承擔起家庭生活開銷。張瑩瑩說,這些年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很多殘友改變了人生,自己的價值也實現了最大化,他們很享受這種被人需要的感覺。
張瑩瑩還獲得了2019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稱號,對此,張瑩瑩希望社會能看到她身后的殘友們,讓扶殘助殘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來源:廣東殘聯、騰訊大粵網《共鳴》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