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一级牲交片,超碰98人人做人人爱,自拍偷精品亚洲手机在线,97亚洲国产中文日韩在线人

您所在的位置: 熱點五

不以山海為遠——東西部協作戰貧的浙江足音

發布時間: 2020-12-31 09:24:2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 柴燕菲 郭其鈺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image.png

盛春霞走訪慰問貧困群眾。受訪者供圖

2017年,從浙江杭州到湖北恩施州掛職的扶貧干部胡建亮初到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家時,看到了只在影視劇中出現的畫面:六七歲的小姑娘拿著學校發的火腿腸一天不舍得吃,帶回家給爺爺奶奶和弟弟。她的父親患有殘疾常年外出打工,母親出去后再也沒有回來。

image.png

陳立群為學生送喜報。受訪者供圖

曾在恩施州求學四年的胡建亮知道這不是個例。在中國西部貧困地區,還有多少個這樣的孩子、這樣的家庭。改變現狀,正是這些來自東部地區的扶貧干部們跨越山海的使命。

大同爰躋,無問西東。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包括浙江在內的東部省市為貧困地區送資金、送資源,派干部、派人才,幫助全國832個貧困縣脫貧摘帽,數百萬群眾從此告別千年貧困。

跨越山高水長

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等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行列,至此,中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部完成。

image.png

胡建亮在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家。受訪者供圖

見證歷史的時刻,從杭州來掛職的榕江縣委常委、副縣長盛春霞分外感慨。她還記得,2018年初到榕江時,南部月亮山區少數民族村寨視覺貧困還很嚴重,“特別是當地苗族群眾還沿襲著‘一樓養豬牛,二樓人起居’的‘人畜混居’生活方式。”

云貴高原群山莽莽,一個個村寨鑲嵌在苗嶺的褶皺里。盛春霞深入19個鄉鎮150多個村寨走訪后總結:“山多林密、人均耕地面積少,貧困人口多且分散,扶貧工作難度不小。”

面對寫下的一長串需求清單,盛春霞謀劃項目、對接資源。今年,她通過多方渠道引進浙江某公司,6個月完成藍靛膏加工廠的建設投產,帶領群眾種植板藍根。

然而當地村民顧慮重重。“過去村民種植板藍根只能用于自家染布,根本賣不出去,這樣大規模種植他們心里沒底。”盛春霞說,這也倒逼他們進行全產業鏈幫扶,與收購商簽訂了保底收購協議,解除群眾后顧之憂。

扶貧兩年多后,盛春霞告訴記者一個細節,過去“人畜混居”的苗族群眾,如今上二樓要換拖鞋。

輸出資金、輸出資源的同時,也輸出理念、輸出思維,這正是東西部扶貧協作這一模式的關鍵所在。

回憶起剛到四川巴中時的情景,麗水松陽掛職干部、巴中市巴州區副區長劉坤忍不住“嘀咕”:“開會聽到巴州財政收入甚至比松陽都高,到底誰扶誰。”

然而進入工作,卻發現事情并非這樣簡單。“讓麗水對接巴中,確實是有優勢的。”劉坤說,兩市地理相仿、產業相同,巴中今天遇到的問題,當年麗水也曾一步步探索過,才有了相對成熟的解法,在這方面,我們可以介紹一些理念。“比如論茶葉產量,松陽不算最多,卻建起了浙西南最大的交易市場,用的就是無中生有、有中拉長的智慧。”

巴州種茶歷史悠久,但因缺乏技術、市場支撐,一些老茶園一度荒蕪。松陽是全國最大的綠茶產地,基于茶產業發展優勢,其幫助巴州引進多家茶企進行種植、養護指導,并研發系列產品,以茶為媒讓巴茶的效益、產品、文化都得到最大發揮。

至2019年底,巴州區所有貧困村全部退出、所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降為0,歷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

十八大以來,浙江累計選派244名黨政干部、9402名專業技術人才,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15.22億元,幫助4省80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走一條“造血”的扶貧路

“2018年中國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浙江承擔東西部扶貧協作任務,其中既涉及貧困集中連片的秦巴山區和烏蒙山區,又涉及深度貧困的‘三區三州’。”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對口辦專職副主任陳偉坦言,浙江是對口幫扶任務最重的東部省份之一。

image.png

馬倌屯村現代農業產業園。杭州對口支援局供圖

任務之重,不僅重在如期完成脫貧任務,還重在走一條什么樣的路完成任務。

12月,在恩施州咸豐縣忠堡鎮馬倌屯村,大棚園、荷花園、苗木園星羅棋布。“馬倌屯,今非昔比。”馬倌屯村黨支部書記林安平說。

馬倌屯曾是咸豐縣重點貧困村之一,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74戶569人,到2016年底,馬倌屯村已率先脫貧。

脫貧不是終點。2016年脫貧后,馬倌屯村開始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恰逢杭州市余杭區結對幫扶咸豐縣,這個項目便深深刻上了杭州印記。2018年至今,余杭投入資金1100萬元,建設智能化溫室大棚和農業指揮中心,使農產品種植過程管理和追溯信息化。

“農業產業園+合作社模式,讓全村村民變成股民,為100余戶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林安平告訴記者。

以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以產業壯大保證群眾穩定增收,咸豐縣走的路子回答了全國832個貧困縣脫貧摘帽后面臨的問題:脫貧后,怎么辦?

浙商發展研究院院長王永昌認為,產業扶貧是精準脫貧的主要抓手和關鍵舉措,其特色是通過發展產業的方式,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發揮不同貧困地區的能動性,從而為不同區域打開不同的想象空間。

“杭州正舉全市之力,增強恩施州產業‘造血’功能。”杭州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局長楊釗介紹,目前102家浙商企業在恩施州落地投產達40余億元,建成23個產業園區和123個規模化種植養殖基地。

對于恩施州而言,今年更是戰疫、戰汛、戰貧的特殊之年。9月,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親自率團赴恩施州考察并開展扶貧協作工作,并帶去了杭州援贈的1億元特殊幫扶資金。

“恩施所需,杭州所能”,這是一句貫穿東西部扶貧協作始終的話。而在直播電商幫扶方面,這句話換了一個思路——“杭州所需,恩施所能”。借力“世界電商之都”的優勢,杭州引導阿里巴巴等知名電商平臺與恩施州農產品企業對接,不斷擴大當地電商人才隊伍,不僅打通了直播通道,更打通了互聯網精神與數字思維。

留下帶不走的隊伍

如何讓子孫后代徹底擺脫貧困?關鍵在教育。

2016年,杭州學軍中學校長陳立群退休后,拒絕了民辦學校百萬年薪,只身來到貴州大山深處的臺江縣民族中學支教。

image.png

恩施州利川市毛壩鎮茶農直播采茶。杭州對口支援局供圖

他說:“給我100萬元,還不如看到一個貧困學生考上大學讓我高興。”

然而在大山深處,一個貧困學生考上大學是何其難。初到臺江民中時,陳立群在一個教室的愿景墻上看到這樣一個愿望,“讀高中的目標是娶一個老婆回家”。

他既震驚又生氣,“我問這個班的班主任,愿景墻這么嚴肅的地方怎么能隨便寫這樣的愿望?”班主任無奈地告訴他,苗寨里男多女少,家長不看重學習成績,就希望孩子念了高中后可以娶個媳婦。

學生不學,老師不管,家長更不重視。在家訪中,陳立群發現很多家長都不會說漢語,苗寨里一些女孩子甚至不識字。“所以我們教育扶貧扶智更扶志,扶老師的志、扶學生的志、扶家長的志。”

陳立群在教學樓前開辟“志向林”,師生們把自己的志向埋在樹下。他還為每一個考上大學的孩子去送喜報,讓他們的家長,讓更多人重視教育、尊重教育。

幾年間,陳立群走遍黔東南16個縣市,義務為當地老師授課。他說,所有的幫扶總是暫時的,所有的支教總是要結束的,要為貧困地區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陳立群至今還保留著一封他剛到臺江民中時一名學生寫的匿名信,信中說臺江民中每年只有幾個學生能考上一本,本科率10%,不相信他能改變現狀……

2020年高考,臺江民中1047名考生中,829人達本科線,其中270人上一本線,本科上線率達到79%。

什么是“帶不走的隊伍”?一組數據可以證明,2020年浙江共選派教師、醫生等專技人才3341人,組織專技人才培訓2714期229043人次,該省1488所學校、705家醫院開展實質性幫扶活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將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浙江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也提出率先構建推進共同富裕的體制機制。東西部協作亦不會就此止步。

今年8月,陳立群卸任臺江民中校長,很多學生、老師、家長不舍得他走。他說,“我就是拄著拐杖都會回來看你們。”

而早在兩年前剛到榕江時,盛春霞就說“一進貴州門,就是貴州人”。如今掛職期滿仍繼續留下來的胡建亮則說,“此生有幸來恩施,此生無悔為恩施,此生永遠念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