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歲的鄒有策是四川省人民醫院川港康復中心的一名假肢矯形師。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之后,他從北京來到四川,開始為地震中受傷致殘的人員配制假肢。“當時就想來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鄒有策說,“剛來的第一年里,加班是每天的常態,但我不覺得辛苦,只想快點把假肢做好,讓傷員們早點站起來。”那段經歷讓他堅定了從事這份工作的信念。
鄒有策幫助的傷員中有很多受傷時還在讀小學、中學。除了幫助他們制作義肢,鄒有策也對傷員進行心理上的撫慰。12年里,他看著這些傷員走出陰霾、重拾信心,看著他們工作、成家,打心底里為他們驕傲。 12年里,鄒有策所在的團隊制作、維修義肢矯形器超過2000具,參與骨科康復會診逾20000人次。他和團隊同事共同努力,為受傷的天使安上飛翔的翅膀。新華社記者李夢馨攝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川港康復中心,鄒有策根據測量尺寸打磨模具。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川港康復中心,鄒有策(右三)在觀察汶川地震傷員黃思雨試戴假肢的情況。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川港康復中心,鄒有策為汶川地震傷員龔桂林試戴假肢。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川港康復中心,鄒有策(右)在觀察汶川地震傷員龔桂林試戴假肢的情況。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川港康復中心,鄒有策在假肢上做標記。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川港康復中心,汶川地震傷員黃思雨(右)在查看鄒有策調試后的假肢時豎起大拇指。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川港康復中心,汶川地震傷員龔桂林的兒子(前左)觀看鄒有策為父親調試假肢。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川港康復中心,鄒有策(中)在為傷員調試假肢。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川港康復中心,鄒有策將傷員龔桂林一家三口送出門。
5月9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川港康復中心,鄒有策目送患者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