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年紀大了,精力和身體都跟不上,真希望能有合適的人接替我,讓我好好歇會兒。”62歲的西安心心特殊兒童發展中心負責人張笑強2日告訴記者,自己忙活了大半輩子,心中最割舍不下的仍是這些“長不大”的孩子們。
圖為“心心中心”的孩子們正在制作手工燈籠。 張遠 攝
張笑強的兒子“寶寶”患有自閉癥,智商只有一歲半,吃喝拉撒都得母親照顧。為了給兒子找一些小伙伴,同時也為了照顧更多智障兒童,張笑強于1999年成立了西安心心特殊兒童發展中心,專門針對自閉癥及其它智障兒童進行早期培訓。
圖為“心心中心”的孩子們正在制作手工燈籠。 張遠攝
“心心中心”最早招收的是智力有殘疾的幼童,后來也有些大齡智殘孩子入學。目前,該中心已有十幾位老師,50多位學生。孩子們每月的“學費”一千多元(人民幣,下同),尚不足同等條件學校收費水平的三分之一,而房租和員工工資每年則要花費數十萬元。資金之“囧”成為了張笑強在新年伊始的“煩惱”。
為了增加收入,給孩子們買學習和生活用品,同時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從2014年起,“心心中心”的孩子們便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啟“創業之路”,每年手工制作一萬個燈籠進行售賣,如今已過了六個年頭。
去年夏天,“心心中心”從“棲身”十幾年的廢棄老樓里搬了出來。記者在“心心中心”新址看到,相比于老校區斑駁的墻面和昏暗的光線,如今的“心心中心”教學環境好了不少,唯一沒變的是依然掛在門口的紅燈籠。穿過教室,在走廊盡頭的一間大房子里,幾名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地制作燈籠。在他們身后的角落里,堆放著數百個已經做好的紅燈籠。
圖為“心心中心”的孩子們正在制作手工燈籠。 張遠攝
“西安大唐芙蓉園等景區連續五年購買孩子們做的燈籠,我們很自豪。”張笑強稱,他們是通過傳統的手藝“扎燈籠”,拼接燈籠骨架等工序總會讓孩子們“手忙腳亂”,不少燈籠還需要老師們返工。每年手扎一萬多個燈籠,對于大人和孩子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
幾個月前,張笑強遭遇了一場車禍,肋骨斷了幾根,但放不下“心心中心”的工作,她只能拖著病體四處奔走。這次事故讓她突然覺得自己有些累了。“如果真有‘退休’的那天,我選擇帶著兒子去農村,找個小院度過余生,順便給那里的孩子教教課。”張笑強稱。
年關將至,“心心中心”50余名智殘兒童手扎的一萬個燈籠已經基本完成,目前仍大量堆積,靜候買主。對此,張笑強則表現得很樂觀。她表示,跌跌撞撞走了這么久,什么困難都經歷過,只要能有這些孩子陪伴,創業的的路再曲折,她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