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學萬是一名肢體殘疾人,今年50歲,1967年出生在新建區昌邑鄉昌北村西門自然村,這是一個特別偏遠貧困的小村莊。一歲那年患上小兒麻痹癥,高燒不止,那時候家里窮啊,兄弟姊妹又多,加上醫學知識的缺乏耽誤了治療,后來雖然把命給保住了,但是右腿卻變成了畸形,落下了終身的殘疾。別人回憶小時候的生活都是五彩繽紛的,他記憶中的小時候生活卻只有一個顏色,那時候同齡的小朋友都不愿意帶他玩,還叫他“瘸子”“拐子”。直到后來,在家人的不斷鼓勵下,走過了小學、中學的路程,雖然比正常人多付出百倍的艱辛,卻也磨練出比常人頑強百倍的毅力。那時候就堅信,雖然我的腳是殘疾的,但是我的腦袋瓜并不殘疾,只要我不怕苦、肯努力就一定能過得和其他人一樣好!
1982年初中畢業以后,陶學萬便壯起膽子學著別人做起了生意。從第一次創業是做水果生意,到第二次創業合辦生豬屠宰點,兩次創業,兩次失敗,但這并沒有打垮他的信心。他堅信只要不怕苦、肯努力就一定能過得和其他人一樣好。于是就開始了他的第三次創業,在董家窯農貿市場開了一家肉鋪,由于有了之前的經驗,這一次肉鋪生意很快走上了正軌,憑著肉質的新鮮,足斤足兩的誠信原則,不久就南昌一家專門生產制作嘉興肉粽的作坊就在這定點購買鮮肉。市場的商機是需要發現的,不久就發現當時在南昌做嘉興肉粽的店面很少,于是就拿下了一家名為“五芳齋”的作坊,憑借著好口碑和回頭客,粽子生意越做越大,也評為了“滿意早餐工程”。粽子作坊的成功不僅讓他挖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更讓他認識到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于是他有了做強做大,走品牌化的想法。在市縣兩級殘聯和西湖區商貿委的幫助下,獲得了百年老字號“品香齋”的經營權。在南昌市繩金塔美食一條街開辦了“品香齋”食品銷售實體店,“品香齋”也在他的精心經營下,經過產品線的創新改良,將“品香齋”打造成南昌的特色品牌。
2014年,在當地區殘聯的協助下,他在家鄉創辦了陽光助殘基地學萬家庭農場。農場占地500多畝,其產業包括魚塘、鴨棚,而且還建起了葡萄園和綠色疏菜園,形成了一整套立體的產業。為十幾名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也為他們提供了生活保障。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他但是從來沒有忘記過家鄉的村民和殘友們。他幫助殘疾村民陶金文夫婦,讓他們入股“品香齋”實體店,每年可得分紅3萬元,讓這對殘疾夫婦有了生活保障。同時他的“品香齋”生產基地也在增加殘疾人就業崗位,扶持殘疾人就業。自己作為一名肢殘人,最愿意幫助的是就是那些希望通過辛勤勞動改變命運的殘疾人朋友,鼓勵他們創業。因為他相信殘疾人更要有夢想,因為天助自助之人,上帝為你關閉了一扇門,就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2015月11日,他被南昌市殘工委評為“自強模范”。對于這份榮譽他十分珍惜,因為他希望更多的殘疾人朋友知道他的經歷以后能夠自強、自信起來,他也飽嘗過命運的嘲弄,也經歷過對生活的絕望,但是只要不放棄就有希望,只要不放棄就一定能從艱難困苦中走出來。他能做到的,相信別的殘疾人朋友也能做到,甚至比他做得更好。
近年來,隨著國家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措施的相繼出臺,殘疾人事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創業有起點,事業無終點,今天取得的成績只是明天事業的一個基點。雖然身體殘了,但志不能殘,憑著自強、自立的精神他走過了昨天和今天,還要靠著這種精神繼續走向明天,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他雖然是一名殘疾人,但是積極進取的信念是陽光的,誠信、熱情、正直的為人原則是不變的,遇到困難絕不低頭的精神是不倒的。他們身患殘疾是不幸的,但值得慶幸的是他們生活在這么好的國家、這么溫暖的社會大家庭里,有黨和政府對他們的支持和幫助,堅信他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